時隔十年,上證指數突破4000點大關,年內漲幅達19.8%,牛市氛圍暴增。
在指數來到4000點關口之際,國內ETF規模也邁入5萬億時代,達到5.72萬億元,對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從ETF資金流向來看,投資者越來越傾向於尋求平衡。
資金悄然流入兩條差異化賽道,在穩健與成長之間尋找平衡點:一邊佈局穩健型品種,一邊追逐成長型資產。
廣泛覆蓋行業龍頭、波動相對較小的A500,以及聚焦前沿生物科技的恆生創新藥,這兩類看似風格迥異的資產,被越來越多資金納入囊中。
01
中証A500指數:行業均衡的藝術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截至10月28日,A500ETF易方達(159361)資金淨流入超過56億元,居同標的ETF首位,最新規模231億元,為深市同標的ETF中規模第一。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資金的持續流入,源自市場對A股核心資產的重新審視。
這隻產品跟蹤的中証A500指數由各行業中市值較大、流動性較好的500只股票組成,覆蓋全部中証一級行業和二級行業,以及93箇中証三級行業中的91個,幾乎實現A股行業全覆蓋。
其中,信息技術、醫藥衛生等新興產業權重較高,兼顧“核心資產”與“新質生產力”,以“傳統+新興”的均衡結構,穩住投資基本盤。
從細分賽道來看,中証A500指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不僅包括整車與電池龍頭,還將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國產鋰電設備廠商、車規級芯片設計企業等納入成分股,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在半導體領域,指數覆蓋了從設備材料到芯片設計的全鏈條企業,而非侷限於少數大市值龍頭,實現對新興賽道的“全景式佈局”。
這種均衡佈局的特性在當前市場中尤為珍貴。從指數收益率看,年初至今,滬指上漲19.2%,中証A500上漲22.8%。
中証A500聚焦細分賽道龍頭的行業均衡編制方法,是獲得超額收益的重要原因。以中証一級行業分類為比較口徑,中証A500指數金融行業權重為13%,低於上證指數的24%;信息技術及通信服務權重為27%,高於上證指數的18%。
從最新估值來看,歷史上滬指三次站上4000點,估值逐步降低。2007年5月9日滬指首次突破4000點,全市場PE超過40倍;2015年4月8日再次站上,整體PE降至20倍左右;2025年10月28日,滬指盤中重返4000點,全市場估值約為17倍。
目前,中証A500指數的估值與上證指數均為17倍,低於標普500指數的30倍。從股息率來看,中証A500股息率為2.33%,高於標普500指數。
02
恆生創新藥賽道:資金無畏調整的堅守
在寬基指數獲資金青睞的同時,恆生創新藥板塊也呈現獨特的資金流向。
儘管近期板塊有所調整,資金卻呈現“越跌越買”的特徵,展現出無畏波動的堅守姿態。以恆生創新藥ETF(159316)為例,10月以來資金淨流入超12億元。
消息面上,四季度創新藥賽道迎來多重密集催化:
1.學術會議集中亮相:10月17日-21日的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大會,以及12月的美國血液學會年會和聖安東尼奧乳腺癌大會,均為全球頂級學術舞台。中國的創新藥企,如康方生物、科倫博泰、榮昌生物等,其核心品種已入選ESMO的LBA(Late Breaking Abstract),顯示國際頂級學術界對其研發實力的認可。
2.BD交易進入傳統旺季:10-11月是BD交易的高頻期,海外藥企通常為在聖誕假期前完成年度採購計劃,交易活動會顯著活躍。目前行業已有多個潛力品種處於談判階段,10月8日諾誠健華1億美元首付的重磅交易,打響了第四季度BD行情的第一槍。
3.國內政策窗口期:第四季度也是國內醫保目錄調整的關鍵時期。政策對真正創新的支持方向明確,結構性格局持續優化。穩定的政策預期為創新藥的商業化與放量提供了良好環境。
除了產業內生動力,降息週期的重啟也成為創新藥板塊催化劑。創新藥是典型的“盈利在遠端”行業,對利率較為敏感。隨着美聯儲開啟降息週期,貼現率的下降提升了市場風險偏好。同時,融資環境的改善將顯著減輕Biotech公司的經營壓力,使其更專注於研發,形成正向循環。
從行業基本面看,2025年是中國創新藥出海的關鍵年份。根據Insight數據,2025年1-9月中國創新藥對外專利授權交易金額突破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70%。中國已成為全球創新藥產業的重要貢獻者。以美國市場為例,花旗統計顯示,美國獲取的專利授權中來自中國企業的比例已從2019年的5%提升至24%,中國成為除美國外最大的創新藥專利來源地。
創新藥研究門檻高,直接投資個股面臨諸多挑戰,涉及管線、臨床、監管、BD等多個方面,需要非常專業的跟蹤能力,因此個股選擇難度大。
許多資金選擇通過ETF佈局整個賽道。其中,恆生創新藥ETF(159316)持續受到資金關注,下半年以來資金淨流入超過36億元。
目前,恆生創新藥ETF(159316,聯接A/C:024328/024329)是市場上唯一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的產品。該指數在編制方案中明確剔除了CXO公司,聚焦創新藥產業核心企業,為投資者佈局港股前沿創新藥企提供了便捷工具。
03
資金的兩條路徑,在穩健與成長之間尋找均衡點
從近期資金對均衡型品種中証A500以及成長型風格的恆生創新藥的持續流入,可以看出:市場正在風險與機會之間尋求平衡,在穩健與成長之間尋找均衡點。
中証A500與恆生創新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投資路徑——前者是均衡穩健的寬基指數,後者是高彈性的細分賽道。
中証A500的吸引力在於其行業覆蓋的廣度和均衡性,幾乎涵蓋整個A股經濟生態系統;而創新藥板塊則是在產業趨勢中尋找高成長性的彈性賽道。
兩者代表了兩類不同的投資邏輯,但都指向對中國資產未來的一致看好。
中証A500的均衡佈局與創新藥領域的持續突破,正如車之兩輪,共同驅動着資產配置的優化與升級。
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背景下,這兩種不同的投資路徑,共同詮釋着中國資產的多元化魅力。
風險提示:
上述內容僅反映當前市場情況,今後可能發生改變,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亦不構成基金投資收益的保證或任何投資建議。指數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購買任何基金產品前請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等法律文件,請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等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