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輪「降息潮」來襲,在聯準會 ((Fed) 宣布降息 1 碼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央行今 (30) 日集體跟進降息 1 碼,加拿大央行稍早也已宣布連續第二次降息 1 碼,2.25% 利率創 2022 年 7 月來新低。
這輪由 Fed 開啟的寬鬆週期,正以超越市場預期的速度向全球擴散。加國央行降息尤具代表性。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加國今年次季經濟萎縮 1.6%,第三季成長預期僅 0.5%,製造業與供應鏈受損嚴重。
加國央行總裁 Tiff Macklem 直言,這是「結構性而非週期性下滑」。美國轉向保護主義後,企業被迫重建供應鏈、開拓新市場,成本攀升與供給受限正削弱貨幣政策效力。
儘管連續降息,加國央行仍坦言政策僅能緩解產業外溢效應,難阻經濟轉型陣痛。
此外,Fed「變數」則為全球寬鬆蒙上陰影,因主席鮑爾周三 (29 日) 在記者會上罕見釋放鷹派信號,稱 12 月是否降息「遠未成定局」,官員分歧加劇。先前市場押注 12 月降息機率超 95%,但根據芝商所 FedWatch 最新數據,這一機率已驟降至 67.8%。
鮑爾說,「經濟數據缺失可能構成暫停調整的理由」,在缺乏關鍵指標支撐下,Fed 需要更謹慎。
其他主要央行動向同樣受關注。歐洲央行今日有很高機率按兵不動,因 8 月歐元區 CPI 雖回落至 2.1%,但核心通膨率仍達 2.3%,且服務業通膨 3.1% 的高位壓制降息空間,而日本央行 (BOJ) 升息預期則因政治壓力降溫,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曾稱升息「愚蠢」,高盛預估 BOJ 恐被迫推遲至明年 1 月行動。
這輪「降息潮」背後是全球央行在通膨、成長與外部衝擊間的艱難平衡。加拿大因貿易戰被迫寬鬆,Fed 在數據盲區試探,歐日則各自受困於本土通膨頑疾。
市場觀察人士說:「當聯準會按下暫停鍵,全球貨幣政策的協同性正被不確定性撕裂,下一輪利率調整的路徑,恐將比以往更曲折。」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