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財報季展開,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企業營運的影響正逐步浮現。本週,包括開拓重工 (Caterpillar)、麥當勞、萬豪在內的跨行業龍頭企業紛紛表示,貿易因素正在推升原料成本並抑制需求,對企業獲利帶來明顯壓力。多數市場機構認為,關稅衝擊可能才剛開始顯現,市場短期內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根據《路透社》全球關稅追蹤數據,本季公佈財報的全球企業預計,今年與貿易政策相關的利潤損失將達約 150 億美元,其中工業、製造業和汽車業所受影響最大,金融與科技業則相對較小。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關稅是解決美國貿易不平衡及重振製造業的必要手段,認為徵稅可為美國創造就業與投資。
盈透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 Steve Sosnick 指出,這只是開始,特別是對加拿大、中國和印度等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稅政策仍在調整中。
企業財報顯示,關稅影響涵蓋原料成本上升與消費者信心下滑,削弱整體需求。開拓重工第二季營收微降 0.7%,商品成本卻上升 6.5%,並預期關稅將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壓抑獲利。
福特雖然第二季營收成長 5% 至 502 億美元,但調整後息稅前利潤下降至 21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28 億美元,預估全年關稅影響約 20 億美元,其中第二季因關稅產生的成本高達 8 億美元。
啤酒商 Molson Coors 表示,由於鋁材關稅從 25% 倍增至 50%,下半年成本將增加 2000 萬至 3500 萬美元。
此外,萬豪國際因旅遊需求疲弱下調今年全年財測目標,農業巨擘 Archer Daniels Midland 的利潤創 5 年最低。
市場不確定性持續升溫,已有超過 100 家跨國企業撤回或下修財務指引。川普近期更宣布將對印度進口商品關稅在現行 25% 基礎上再提高 25%,以回應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爭議。
然而,市場仍展現一定韌性,自 4 月觸底反彈以來,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累計漲幅超過 30%,科技七巨頭在 AI 需求推動下成為市場上漲主力。
根據 LSEG 數據,標普成分股已有 370 家公司公布財報,其中 80.3% 優於預期,整體獲利成長達 11.9%。
但市場策略師警告,美股可能在 9 月至 10 月面臨 7% 至 15% 回調。
Evercore ISI 與摩根士丹利明星分析師 Mike Wilson 均指出,關稅對美國消費者與企業資產負債表造成壓力,第三季獲利修正幅度可能高達 10%。
Baird 分析師梅菲爾德則認為,企業正努力調適,未來幾季利潤率若下滑也不足為奇,建議投資人逢低布局,靜待市場復甦契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