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近期禁止輝達 (NVDA.US) 向中國銷售人工智慧(AI)晶片,此舉不僅削弱該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也為華為等競爭對手創造機會,但這可能只是開端,根據《華爾街日報》(WSJ) 報導,不到一個月內,被視為史上最嚴格的「AI 擴散規則」(AI-Diffusion Rules)將正式生效,恐使輝達損失 280 億美元。
AI 擴散規則限制美國 AI 晶片的出口數量,影響範圍涵蓋包括以色列、瑞士、印度、沙烏地阿拉伯等多個被視為美國友好的國家。
根據新規,全球國家將被劃分為三個層級進行 AI 晶片管制:第一級包含台灣與其他 17 個國家,可無限制地向美國購買 AI 晶片;第二級涵蓋約 120 個國家,需受到配額限制;第三級如中國、俄羅斯、伊朗與北韓則完全禁止取得美國 AI 晶片與算力。
這些限制同樣針對微軟 (MSFT.US) 、亞馬遜 (AMZN.US) 與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等大型美企,禁止它們在第二級市場設立大型 AI 資料中心。其背後意圖是阻止中國透過第三國繞過出口管制、取得 AI 晶片或運算能力。
非中國市場也受創,輝達營收恐減兩成
儘管 ChatGPT 引爆 AI 熱潮,輝達的大多數營收仍來自美國以外地區。根據美銀分析師 Vivek Arya 估算,輝達去年約四分之一的營收,來自將受新限制影響的非中國市場,加上中國禁令損失約 4% 的營收,總損失可能高達 10%。若照市場預估的本會計年度 2010 億美元營收計算,損失總金額將達 280 億美元。
短期內,輝達仍可憑藉強勁財務與美國科技巨頭的 AI 投資支撐經營,但長期而言,這些限制恐大幅壓縮其全球市場規模,進而影響包括超微半導體 (AMD.US) 等其他美國企業,並給南韓、日本與歐洲等非美競爭對手創造新機會。
對輝達而言,全球 AI 收入流向非美國企業將是最壞的情況。不過,也存在較緩和的發展可能。例如,TD Cowen 分析師指出,川普政府或許會擴大第一級國家名單,讓更多國家可無限制採購 GPU 晶片。
輝達批評政策錯誤,但恐難逆轉
輝達早在拜登任期末就曾批評 AI 擴散規則「誤導且無效」,但該政策如今在川普政府主導下推行的可能性越來越高,輝達恐難力挽狂瀾。
本月初,川普政府也更進一步,禁止輝達銷售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H20 晶片,加上對中國強硬的貿易戰言論,使輝達進退兩難。
即使面臨限制,中國發展 AI 的企圖心仍未減退。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正準備測試可與輝達 H100 抗衡的 AI 晶片,消息一出導致輝達股價當日下跌 2%,今年累計跌幅已超過 20%。
輝達積極遊說,嘗試以談判解套
為爭取政策改變,執行長黃仁勳曾於今年 1 月親赴白宮會晤美國總統川普,並於 4 月出席在海湖莊園的募款晚宴,但成效似乎有限。
在 H20 禁令公布前,輝達曾宣布將投資高達 5000 億美元於美國打造 AI 超級電腦。瑞銀分析師 Tim Arcuri 指出,若 H20 被禁、擴散規則又無法撤回,輝達可能會重新考慮該筆龐大投資。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